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準備研究所?

最近收到一封來自S同學的email:
我想請問一下關於研究所的問題。
因為我想知道假如要走統計這方面要精通哪幾科的科目。
我最近有找了幾所統計研究所的考題,他們考的類別不外乎是微積分、統計、機率、線代、
有些也有數理統計、機率論。
而且我想知道我們東華大學的考試跟西部別所大學考試的難易度程度是相差多少,
因為我總覺得我好像是井底之蛙,不知道西部的程度如何
..............................
所以我想研究所好好拼,我已經浪費了兩年,我並不希望再這樣下去。
因為我統計被當,所以我覺得假如要走統計這條路,
我要更早準備才行。希望老師可以告訴我現在我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什麼?
也許其他同學也有類似的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釐清大家的疑慮。

開低走高的學習
其實,看了這位(大概是)剛升大三S同學的email,就彷彿又看到大三的我──大一微積分(上)不及格、機率不及格、統計低分飛過。我當時的困惑以及對未來的不安,應該不亞於現在的S同學。直到自己走過這些年、教了幾年書、見了些學、業界的傑出人士,才發現類似這樣經歷的人不在少數;才知道對真正下決心、用心耕耘的人,數學系的學習常常是倒吃甘蔗、漸入佳境。英雄不怕出身低,麻雀也能變鳳凰,不是嗎?
走統計要懂什麼
S同學問的主要是關於統計所。這裡,我將統計相關的研究所準備作個一般性的介紹。首先,這四年中你應該修習系上建議的課程,這些課程及修習的順序,請參考本系學程規劃。正如研究所考試科目所隱含的──微積分、線性代數、機率、統計都是基本要求。程式語言的能力及數值方法雖然目前不考,在統計相關的工作、研究上是絕對需要的工具,不可輕乎。在未來也有可能會列入考試內容。
考統計的研究所相當多,請參考表一。一個統計專長學程中紮實學習的學生,在微積分、線性代數、機率、統計、數理統計上,應該是你研究所競爭者的可怕對手。如果你考的研究所不只考這些科目,如企管所、資工所,你可能要另外準備一到兩門科目,你應該規劃時間修這些課,或自己將它好好讀懂。

準備研究所
態度
先正名。「準備研究所」就是將自己的學養知識、理解力修習到研究所的水準,而不單僅是「準備考(上)研究所」而已。當你真到了那個程度,你必將考上研究所,之後只是選擇哪一所去念的問題而已。
其實在學習課程過程中,你就已經在「準備研究所」,這也是先前所提紮實學習的精義。沒有說對課程、科目一路胡亂應付、一知半解而另有捷徑讓你準備好研究所的。補習,說實在的,只有對已經/將準備好的人有用。但若沒有真的準備好,即便僥倖考上研究所,這個研究所將會念得十分吃力、困難而又學不到東西。現在學、碩士學歷普遍,業界許多都有試用期的制度。如果沒有真本事、將不會有一個真工作。

紮實學習
要成為別人的可怕、可敬對手並不困難,秘訣就是紮實學習。以統計、數理統計為例,你可以參考 Roussas(1997)(或該研究所建議的參考課本),確實地將主要章節中課本後附解答的習題自己好好做過,徹底弄懂。另外,你可以在大三下及近考期前,花點時間試做你要報考的研究所考古題(如果有的話)。自行計時,將它視為一個真正考試。瞭解一下題目大致的方向及自己的水平。微積分、線代也可以類似地準備。
值得提醒,研究所入學考試中的考試科目並不見得等同於課程。比方僅僅修過「統計學」去考「統計」這一科不見得能應付。你應該修過後續相關課程如數理統計、迴歸等,並複習準備他們的主要內容方能將「統計」考得從容。正如紮實修過高微、實變、複變後去準備與應考「微積分」將可更勝任愉快。其他科目如線代、經濟學、計算機概論也是類似的情況。

有一些測試自己是不是處於紮實學習狀態的指標供各位參考。你要有能力大致勾勒該科目的重點、看得出課本印刷錯誤、上課老師卡住的地方可以自己過得去、判斷題目對與否、當翻閱另一本課本時,不被符號表式、推論方法不同而牽絆。以統計來說,這表示你的理解力與statistical thinking都到達相當標準。你可以看出許多不一樣問題、理論的相似性,不再是片段知識的雜亂累積。

超越自己
反過來,你最大的「對手」不是其他學校的學生或是刁鑽的出題教授,而是自己。自己的懶散、惰性、希冀僥倖與因循。你的同學的表現、或是別的大學學生如何都不是重點,唯一重要的是── Am I ready?我準備好研究所了嗎?
結語
總結來說,一個希望進入統計相關研究所的大三學生現在的首要工作是:
紮實學習統計學程的課程
瞭解自己性向及蒐集相關研究所資訊,找尋適合自己的研究所
若有外系所的科目要考,規劃修課或自修
找出自己的生涯興趣,培養專長,享受黃金歲月!
只有自己同意要一事無成的人才會一事無成,不要辜負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